来源:咸阳日报;记者 冯晓琬 文/图
初秋时节,暑气渐消,在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依然涌动着火热的发展活力。
来到脑心通胶囊生产车间,改造升级后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正在高速运转。药粉经过自动填充、铝塑包装、在线监测、裹包赋码、装箱打包后,等待发往全国各地。
“我们加快‘智改数转’步伐,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,从药品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,各环节无缝衔接,运用智能化控制技术,实时监控生产过程,精准调整工艺参数,确保产品质量稳定。”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孟军超说,现在1分钟可以填充7500粒脑心通胶囊,铝塑包装1分钟可装100盒,先进的粒重在线监测技术、红外成像控制技术等还可及时剔除不合格品,保障每一粒药品都符合高品质要求,整体生产效率不断提升。
科技赋能,推动生产流程提升改造,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让传统产业“老树发新芽”。
在口服液车间,技术人员正在对码垛机器人和装箱机器人等设备进行调试,为即将开启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做最后的准备。
“以前靠人工搬运、传递物料,耗时费力,现在智能化生产线让整个生产流程‘活’了起来,现在从灌装到装箱不到10分钟就可完成。”孟军超说,咳露生产线前后进行了产能、前包装线、后包装线3次提升改造,此次是后包装线提升改造,再有1个月就全部完成,可实现全自动流水线生产,也是企业最完整最先进的生产线。
这种提升改造不是简单的设备替换,而是从“人工作业的离散性”转向“自动化的连续性、精准性、可控性”,不仅让脑心通胶囊、咳露口服液等核心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,更为后续智能化、绿色化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,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“加速器”。
上半年,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共生产各类药品51.2万件,其中脑心通胶囊43.9万件,咳露口服液2.5万件。
高效稳定的产能背后,离不开持续创新的技术支撑,当视线从忙碌的生产车间转向研发领域,另一番专注攻坚的景象映入眼帘。
走进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中心检验室,各类先进的实验设备有序运转,科研人员正围绕产品开展检验检测。
“研发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,多年来我们始终不敢松懈。”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质量控制部经理李惠介绍,为推动技术突破与产品升级,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先后取得了5个化药的10个批准文号,其中拉考沙胺片已进入国家集采,小儿腹脐止泻散、灵芝茶、天癸更年软胶囊已上市销售。
从生产线上的提升改造,到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,再到产品上市,企业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滋养。在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中,咸阳高新区便是这样一位贴心的“护航者”,用全方位的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、赋能添力。
“在政策上,咸阳高新区及时推送惠企政策,发放稳增长奖励,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;在基础设施上,完善交通、水电等配套,为生产运营保驾护航;在创新上,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,助力企业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对接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。”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质量副总梁晓莉说。
如今,站在新的发展节点,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对未来的规划愈发清晰:要持续深化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,让脑心通胶囊等“秦药名片”更具竞争力;要加快创新药物研发步伐,拓展中医药健康产品矩阵;要坚定践行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路径,全力推进智慧工厂、绿色工厂建设,朝着“做强秦药品牌、提升国际竞争力”的目标稳步迈进。
“有坚实的外部支撑,加上我们自身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坚守,在巩固核心优势的同时,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,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。”谈及前景,梁晓莉眼中满是笃定。